很多女性都有白带异常的困扰,白带总发黄,凑近还能闻到异味,私密处时不时瘙痒,坐立难安,这是怎么回事?

白带发黄异味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
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解释道,从中医角度看,白带发黄、味臭、瘙痒,绝大多数情况属于“湿热下注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身体里的湿气和热气相结合,顺着经脉下注到了子宫、阴道所致。湿热从何而来呢?

1.饮食不节:长期偏爱辛辣、油腻、甜食及冷饮,这些食物会损伤脾胃功能。脾负责运化水湿,脾虚则生“内湿”,湿气郁结日久便会化“热”。

2.情绪压力: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,容易导致肝气不舒。肝气郁结,久而化火,肝火与体内的湿气勾结,便形成了“肝胆湿热”。

3.外邪感染:比如不注意个人卫生,或在潮湿环境中居住,导致外界的湿邪、热邪侵入人体。

4.脾肾两虚:身体本身脾肾不足,水液代谢能力差,容易产生湿气,此为发病的内在基础。

白带发黄异味瘙痒中医怎么治疗?

面对这种典型的湿热下注证,尤其是热象较为明显时,万倩雯医生常常会用到一张著名的经典古方——龙胆泻肝汤。此方出自清代医书《医方集解》,以清泻肝胆实火、利下焦湿热而闻名。

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当归、生地黄、柴胡、甘草 10 味药材组成

方解

君药-龙胆草:作为主帅,龙胆草大苦大寒,药力迅猛,专入肝、胆经,能从根本上清泻肝胆的实火与湿热。

臣药-黄芩、栀子:这两位是得力干将。黄芩清上焦之火,栀子清泻三焦之火,并能导热下行,通过小便将热邪排出体外。它们辅助龙胆草,增强清热泻火之力。

佐药-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:这组是“引流队”。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利水渗湿,给邪气以出路,让湿热之邪从小便顺畅地排出,所谓“治湿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”。

使药-生地黄、当归、柴胡、甘草:这里是方剂的“后勤部”。因为清热利湿的药物较为苦寒燥烈,容易伤及阴血和脾胃。所以用生地黄、当归滋阴养血,防止伤正;柴胡疏达肝气,引诸药入肝经;甘草则调和诸药,保护脾胃。

诸药合用,共奏清肝胆实火、泻下焦湿热之效,湿热一去,则黄带、异味、瘙痒等症自然随之而解。

医案

患者:刘女士,28岁。

主诉:白带量多、色黄、气味腥臭,伴外阴及阴道口剧烈瘙痒一周余。

现病史:患者自诉因近期项目压力大,连续熬夜,并频繁聚餐饮食油腻。一周前开始出现白带异常,颜色黄稠,气味难闻,瘙痒剧烈,甚至影响睡眠和工作。自行使用洗液效果不佳。伴有口苦、心烦易怒,小便颜色深黄,大便偏干。

初诊:舌质红,苔黄厚腻,脉弦滑数。

辨证:肝胆湿热下注。

治以:清肝胆湿热、利下焦湿热。

开方:龙胆泻肝汤加减。7剂,每日1剂,早晚服用。

医嘱:注意饮食清淡、调节情绪。

结果:服药7剂后,患者反馈瘙痒感已减轻大半,白带量减少,颜色转淡,口苦心烦改善。守原方微调再进7剂。

结果:白带恢复正常,无异味及瘙痒,其余伴随症状也基本消失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