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多地疾控中心和儿科专家都提醒:百日咳有抬头趋势。
话题#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#引发网友热议。
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2月共报告百日咳17105例,比2023年12月多了7979例,是去年同期(538例)的近32倍。

百日咳是什么?哪些人容易被传染?怎么判断症状?又该如何用药治疗?一起来看!
什么是百日咳?
这是一种由「百日咳鲍特氏菌」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因咳嗽可能持续百天而得名。
患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深长的鸡鸣样回声,病程可绵延数月。
我国每 2~5 年左右就有一次流行,儿童、婴儿感染有较高的重症几率。
百日咳有这些症状
流鼻涕、打喷嚏、流泪、咽痛
还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
并且一直咳嗽不见好
在剧烈咳嗽后,可能会有一阵倒吸气
发出“鸡鸣”样尾音
敲重点!
咳出这种声音就要警惕是百日咳!

百日咳通过什么方式传播?
百日咳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。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。面对面说话、咳嗽、打喷嚏都可能传播细菌。
百日咳潜伏期5—21天,一般为7—14天,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,尤以潜伏期末到出现咳嗽症状后2—3周传染性最强。
对于百日咳,人群普遍易感。其中,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,如未及时治疗,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、脑炎而死亡。
小婴儿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,未到免疫接种年龄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婴幼儿是高发人群。
百日咳如何治疗?
总体而言,小于4月龄的婴儿,或者出现重症或并发症的患者,建议住院;轻症可以考虑口服药物。
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,咳嗽持续2周以上、伴有痉挛、程度剧烈,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、眼睛充血,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,应主动前往医院。
确诊后要及早隔离,切断传染源。
中医怎么治?
“百日咳又被中医称为‘顿咳’‘鹭鸶咳’‘疫咳’。”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说,在中医看来,百日咳的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,内蕴伏痰,时邪与伏痰搏结,阻遏气道,肺气上逆而为病。
因此,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肺清热,化痰降逆,临床分为初咳期、痉咳期、恢复期三期论治,多用中药汤剂治疗。

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,具有“同病异治”的特点,能够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实现个体化治疗。
百日咳病程可达2至3个月,甚至更长时间,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1个月左右就可痊愈。
当出现痉挛性咳嗽时,患者应及时就医以防加重甚至产生百日咳肺炎、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;病情严重时,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让患者更快恢复。
专家提醒,预防百日咳重在维持身体免疫力不降低,例如,在季节变化时合理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;注意手卫生、居室通风,在传染性病原体较多的环境里注意清洗鼻腔,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。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饮食有节,避免内热加重招致外感。
专家介绍
陈顺涛,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,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,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,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、副院长、院长工作多年。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。
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、肺结节,甲亢、减,桥本氏甲状腺炎,内科疾病,疑难杂症等。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、妇科月经失调、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、卵巢早衰、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。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,顽固性皮肤癌痒症,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,带状疯疹,疗疮疗毒,性病等疑难病症。
坐诊时间:每周一、三、四、五、六上午9:30-下午16:30
坐诊地点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· 中医门诊部


医馆地址:红谷中大道725号洪城时代广场1栋第一层
-The End-
